夏至已至,重在“养心”

本文转自:上游新闻
2022年6月21日 , 夏至 。
夏至已至,重在“养心”
夏至在中夏之位 , 即午位 , 午属阳 。 夏至阳气较盛 , 且白昼最长 。 此时 , 重在“养心” 。
起居
中医提倡顺应自然阳盛阴衰的变化 , 宜晚睡早起中午好好睡一个午觉 。
安排午休 , 一是为避开夏季炎热之势 , 二是可恢复疲劳之感 。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 , 日常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 , 保护阳气 , 力争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 , 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。
【夏至已至,重在“养心”】夏日炎热 , 腠理开泄 , 易受风寒湿邪侵袭 , 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 。 在有空调的房间 , 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, 更不宜夜晚露宿 。
此外 , 在天气炎热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 , 以免耗伤心阴和心阳 。
饮食
炎热季节饮食应清淡为宜 , 早晚喝点粥 , 可以生津止渴 , 补养身体 。 并可食用清补凉汤、凉茶、酸梅汤等来避暑 。
同时 , 苹果、葡萄、木瓜、枇杷之类的平和的水果适合各种体质的人享用 。 除了饮食清淡 , 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、清凉解暑、促进食欲等作用 , 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 , 如苦瓜、油麦菜等 。
中医有“心通于夏气”之说 , 夏至过后 , 温度高、湿度大 , 热扰心神 , 使人心烦易怒、坐卧不安 。 而此时 , 人体代谢加快 , 导致心跳和血流速度加快 , 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。 所以尤其要注意养好心 , 可以多吃如亚麻籽、坚果、大豆、黑豆、橄榄油、菠菜、胡萝卜、红薯等养心的食物 。 这些食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含量 , 还可以软化血管 , 清除氧自由基 , 从而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, 减少冠心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。
运动
运动是一年四季中必不可少的养生手段 , 但夏季运动一定要适时适量 。
时间选择夏季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 , 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充足的时间段 。 场地选择在河湖水边、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 。 运动的项目以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广播体操为好 , 若运动过激 , 可导致大汗淋漓、汗泄太多 , 不但伤阴气 , 也会损阳气 , 还易中暑 。
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 , 不仅可以洗掉汗水、污垢 , 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 , 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。
情志
夏天气温高 , 容易使人烦躁或倦怠 , 所以要保持神清气和 , 快乐欢畅 , 心胸宽阔 , 避免内热重引起肝火旺 。
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 , 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 , 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 , 以利于气血的通畅 。 切忌情绪大起大落、为小事大发脾气 , 以免加重甚至诱发心脏病 。

    推荐阅读